信息来源:上海群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16-10-08 点击数:
在天安门与故宫的西侧,有一片四面宫墙环绕的建筑群,人们叫它“中南海”。
这里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,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此办公,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也居住于此。因为几乎不对公众开放,中南海始终是个令世人倍感威严和神秘的地方。公开资料显示,中南海内的主要建筑有紫光阁、勤政殿、蕉园、水云榭、瀛台、丰泽园和静谷等。
前不久,位于中南海内的国务院小礼堂在公众面前刷了一次存在感,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。趁着大家仍在回味国庆假期,政知局(微信ID:bqzhengzhiju)说说与国务院小礼堂相关的故事。
两次要拆被周总理拦住
国务院小礼堂位于中南海紫光阁西侧,原为职工食堂改建。提起小礼堂,便不得不提周总理。奉行厉行节约理念的他在中南海工作了26个春秋,一直反对拆掉小礼堂。
据上世纪50年代在中南海做招待工作的石惠民回忆,50年代中期,因小礼堂仅能容纳四五百人开会,与紫光阁综合使用难以配套,国务院有关部门准备修建新礼堂。建筑队刚拆了礼堂屋顶的一个角,周总理看见了,便问卫士长成元功,为什么拆礼堂。成元功告诉他:“要修建新礼堂。”周总理说:“原来的还可以用,为什么要修建新的,不能修。”并立即通知了有关部门。礼堂被拆的一角又补上了,只把原来很低的舞台稍微加高了一些,其他部分维持原样。以后有关部门曾多次提出翻建,周总理都没有同意,他说:“国务院机关要带头贯彻中央厉行节约的指示。”
1963年12月,周总理离开北京,到次年2月29日,共访问了亚非14个国家。国务院有关单位趁周总理这次外出时间长,就决定把小礼堂拆了,准备盖一个比较讲究的新礼堂,拆下的门窗等都给了国务院农场。
刚刚拆完,周总理回国了。进中南海北门,周总理一眼就看见小礼堂被拆平了,就问这是怎么回事。成元功当时不知道,周总理让他给有关单位打电话了解情况,问清后马上报告他。当他得知要盖一个比较讲究的新礼堂时,立即让成元功转告有关单位:“不能建新礼堂,不能改变原来的结构,要恢复原样。”可拆下来的门窗、玻璃等都没有了,只好重新做了门窗。为加快进度,服务科的全体人员也都参加了自制磨砂玻璃的工作,干了五六天。这样,盖成了一个和旧礼堂差不多的礼堂。现在的新礼堂是1979年翻盖成的。
礼堂的铅笔用过不能丢
周总理厉行节约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南海国务院机关的工作,政知局(微信ID:bqzhengzhiju)能举出来的例子,比如小礼堂中被多次重复使用的“老古董”:地毯、沙发、铅笔……
赵庆云在1984年到1990年期间担任国办行政司司长。据他撰文介绍,国务院机关召开国务会议的第一会议室、小礼堂所用的地毯,都是用了多年的化纤地毯。虽然表面上的绒已经磨平了,仍照常使用。小礼堂休息室的长沙发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,坏了就修理一下,也一直在使用。小礼堂常常要开会,而且是上百人的会议,每个与会者要为其备好3 支铅笔。会议结束后,这些用过的铅笔并不会丢掉,而是被行政司以及各处继续使用。
现在的国务院小礼堂也是经常有会
在小礼堂看电影要买票
在中南海的红墙外面,人们往往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言一行、衣食住行都想象得很神秘。政知局(微信ID:bqzhengzhiju)发现,其实,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放松方式——看电影。
国务院小礼堂每周都要放映一两场电影。赵庆云在文中透露,放映时,除去为电影晚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之外,其他无论是国务院、各个部委的领导同志,还是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,大家走进礼堂,都会自觉到前厅购票处,拿钱购买入场券。购票入场这个规定是周总理生前定下的,如今,仍然在坚持执行。
在中南海工作了27年的张宝昌在《中南海内部电影》一文中讲述,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的影片出来后,周总理很快就在国务院小礼堂,邀请各部部长和有关领导前来观看,并极少有地在放映前讲话,他说:“今天我和几位副总理请大家一起来看这部影片,是要了解现在世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什么水平,看到了他们,也就看到了自己。高级干部当然要抓政治、抓业务,但也要重视国外的先进技术,要不断开阔眼界,增加知识……我们不能长期落后,长期落后是要吃亏的。中国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。”
在周总理细心周密的安排下,进口电影首先在中南海西楼大厅、国务院小礼堂放映,让中央首长先看,然后逐步转为机关内部看,最后上市公演,广大群众都能看。如此有条不紊,逐级下来,大家都受益匪浅。
据赵庆云回忆,放映电影严格遵守时间规定,七点准时开演,晚来的领导同志,由服务员同志带领,找到座位,悄悄地坐下观看。在这里,从不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影响大家,长期以来,已经形成一种大家自觉遵守、共同执行的良好习惯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,这时的小礼堂中,充满了一种欢乐、轻松的气氛。
上一篇: 习近平: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
下一篇: 习近平: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